《红鲤鱼财经2024年中国人均财富投资报告》二:中国人均财富全貌(2024年数据总览)

发布日期:2025-06-13 · 阅读量:0

中国人均财富全貌(2024年数据总览)

2024年,中国人均财富的“外壳”依然华丽,但“内部结构”已显隐忧。在楼市转型、金融市场震荡、消费收缩、人口老龄化等多重变量作用下,居民资产总量虽仍在增长,但分布更趋极化,结构更显僵化,区域差异愈发明显。要真正读懂“人均财富”,我们不能只看宏观总量,而应深究结构、地域、年龄等细分维度,才能揭示财富分布的真实图景。


1. 城乡居民家庭资产总览

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数据显示,全国居民家庭总资产约为620万亿元,同比增长4.2%。全国人均家庭总资产为44.8万元,城镇人均资产约为56.1万元,农村人均为26.3万元,城乡差距依然明显。

其中:

  • 城镇居民中,前10%的家庭拥有全体城镇家庭财富的59.8%;

  • 农村居民中,前10%家庭财富占比为62.4%。

1749768914509

2. 家庭资产结构拆解

全国居民家庭资产结构中,房地产仍占比最高,但下降趋势已现。2024年数据显示:

  • 房地产资产:占比 65%(较2020年下降约4个百分点);

  • 金融资产:占比 18%(略有上升);

  • 实物资产(汽车、贵金属等):占比 9%

  • 企业股权及其他:占比 8%

房产主导格局仍在,但分化严重:

  • 一线城市居民平均拥有房产价值超300万元,房贷平均余额120万元;

  • 三四线城市居民房产价值在60万~150万元之间,但流动性差、出租回报率不足3%。

1749768940241

3. 收入与财富积累的关系

财富积累固然与收入相关,但并非线性关系。

2024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5,361元,同比增长5.5%。然而,居民财富积累呈现出“收入门槛效应”:

  • 月收入5,000元以下人群,约80%无可投资金融资产;

  • 月收入10,000元以上人群,平均可投资资产约为22万元;

  • 收入超过2万元的高净值人群中,近六成持有股票、基金或海外资产。

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巨大落差

国家统计局未公布中位财富数据,但第三方数据显示:

  • 全国居民家庭人均净资产中位数仅为 17万元,远低于平均值44.8万元;

  • 可投资资产中位数仅为 3.5万元,意味着多数人可自由配置资金极为有限。

这也是为什么,“人均财富破百万”听起来风光无限,但现实却是“我一个月剩不下几百块”。

结构失衡是核心矛盾

从总量上看,中国居民财富仍处于增长轨道,但结构不合理、分布不均、资产配置单一的问题,正在成为全社会“理财焦虑”的根源。

房地产主导结构未被彻底打破,金融资产配置能力未普及,中位数财富水平偏低,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当前“人均财富幻觉”的根基。随着房地产收益递减、利率下行、资本市场波动变大,中国居民需要开始思考如何从“资产规模”向“资产质量”转变